大盘较上一周下跌,市场热点不断

市场评述(20240129-20240202)

市场回顾

进入1月第五交易周,市场整体较前一周下跌。两市成交金额周均下跌至7,556.58亿元,北向资金周净流入99.38亿元,两融余额15,236.41亿元。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周跌6.19%,收于2,730.15点,深证成指周跌8.06%,收于8,055.77点,沪深300跌4.63%,收于3,179.63点,创业板指周跌7.85%,收于1550.37点。各行业来看,没有上涨的板块;综合、休闲服务、计算机跌幅居前,分别为-15.15%、-15.08%、-14.20%。

各省2024年两会

1月7日至1月31日,30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发布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仅公布了经济数据),公布了各地2023年经济总体状况及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及主要经济任务。

回顾2023年各地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总量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排名前5位,四川超越河南跻身第5位。经济增速上,全国经济增速5.2%左右,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从各省来看,14个省份达成预期增速,江苏、浙江、山东、北京等体量较大的东部沿海省份超额幅度均接近1个百分点,是提振全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力量。

分析2024年各地经济增速目标,多数省市定在5%-6%之间,天津稍低(4.5%左右),海南、西藏较高(8%左右)。对比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浙江、北京、辽宁、天津等4个省市将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上调了0.5个百分点,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11个省市基本延续2023年增速目标,16个省市有所下调,经济发展预期以稳健为主。总结来看,预计2024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可能设定在5%左右。

在公布2024年固投目标增速的省份中,仅山西、内蒙古固投增速目标高于2023年预期,其余省份目标增速均下调。在固定投资放缓的预期下,要保持相应的GDP增速目标,需要全力以赴稳外贸促消费。

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分析2024年各省份的经济工作重点。重点产业项目方面,部分地区重大项目投资持续保持在万亿以上,重点项目超过千个,项目落地更强调“有效益”;产业类项目是地方投资拓展的主要方向,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汇,各地均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明确了产业项目重点。房地产方面,“三大工程”是2024年各地工作的重点,多数省份设定了关于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完善城区建设的具体目标,并将保障重点往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倾斜;对于房地产风险化解,多地主要关注房企债务化解、项目保交付等方面。地方债务化解方面,债务高风险地区2024年化债工作的关键点有加强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针对性落实和保障化债措施、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等。

春运人流热度高,苹果VisionPro正式发售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4.44%,跑赢大盘0.18%。根据百度地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1月26日发布的《2024年春节假期出行预测报告》,今年出行热度超去年,呈现“持续时间更长、车流量更高”的特点。预计2024年春运期间流量变化趋势与2023年较为接近,同比2023年、2022年、2019年分别上升6.6%、23.3%、14.8%,春节假期日均流量同比2023年、2022年、2019年分别上升13.4%、43.6%、16.3%。继2023年十一人口迁徙热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之后,《报告》预测,2024年春节假期人口迁徙总量将远超去年同期,预计涨幅或超40%2024年春节偏晚,返乡人流量大,预计区域酒、零食、饮料等大众价格带的礼赠产品有望受益。根据酒业家调研,春节临近名酒动销旺盛,飞天茅台、八代普五、国窖、青花郎等批价均有企稳回升迹象。茅台执行进度24%,快于去年同期,目前渠道库存较低,飞天散瓶/整箱批价环周上涨30元/30元至2715元/2980元;五粮液节前打款进度普遍在60%,2月5日起普五将执行1019元/瓶的新打款价格,批价有望一定程度向上传导;华北区域反馈老窖打款进度顺利,已进入消化库存阶段。2024年春节动销形势体现白酒需求具有韧性,行业向头部酒企、头部产品集中的趋势更加清晰,核心大单品在渠道资金紧张和产品放量的压力下价盘稳健,消费者端的香型演变正在进行时。

上周传媒板块下跌12.09%,跑输大盘7.46%。VisionPro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日8时正式上市发售。据苹果透露,苹果专门为Vision Pro新打造了600款应用,用户能够探索超过100万款应用程序。苹果Vision Pro可支持的原生应用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iOS/iPadOS的移植应用(2D版本),100多万个;另一类就是基于Vision Pro特性的原生应用体验。其中第三方首发应用中包括手游米哈游旗下的《星穹铁道》等。应用生态日臻完善。

投资策略及行业配置

上周大盘较前一周下跌,科技股跌幅最大,其次是消费股、周期股、金融地产股。

1、A股大势研判:展望后续,前期的市场逻辑将得到延续,海外利好钝化、政策强刺激预期落空、资金面看不到好转、对中长期因素的担忧超过了短周期触底回升的利好,看空市场,没有春季躁动。(1)海外的十年美债下行并未带来北上资金净流入的利好;(2)中美元首会晤并未带来关税调降的直接经济利好,虽然军事冲突等极端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但各领域的竞争依然激烈,未来一段时间,中美战略博弈将处于不确定中;(3)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4年经济政策倾向“调结构”而非“稳增长”,总量刺激政策概率较小;(4)短期国内经济数据持续验证“弱现实”;(5)对中长期的各种担忧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包括国际地缘冲突加剧、新一轮科技创新在AI领域落后、人口老龄化、地产危机;(6)资金抱团方向“两极分化”,一边是避险属性较强的煤炭公用事业等跑出超额,另一边北证新股凭“池小水浅”的优势获得部分活跃资金青睐。总体看,分子分母均缺少明显的边际改善预期,风险偏好承压、资金面陷入负反馈为本次调整的主要原因。

短周期看已现六重底,但当前对中长期因素的担忧超过了短周期的利好,后续需要进一步观察市场风险偏好是否会减弱对长周期影响因素的定价。

1)经济底:实际GDP环比二季度见底。但近期有所回踩,经济复苏强度弱。

2)政策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定调积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但市场质疑具体政策举措对目标实现的支撑。

3)盈利底: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连续9个月好转,单月利润同比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而且其中有3个月都保持了两位数正增长。上市公司的盈利在23年三季度也已由负转正。

4)库存底:中国已经开启补库周期,美国也即将开始,中美补库共振可期。但鉴于全球经济依然下行,国内经济弱复苏,补库周期的弹性也会比较弱。

5)估值底 + 股债收益差极致:A股主要股指的估值历史分位数低于40%;在全球对比中也处于低位;股债收益差处于-2倍标准差。但市场质疑在长周期打破的背景下,该规律的有效性。

6)美元流动性筑底: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已经确定,加息结束,市场博弈已经聚焦到何时降息以及降息幅度,美元流动性最差的时候已过。但对于A股市场的北上资金将多大程度上体现没有流动性好转,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中国在新兴国家中的比较优势等。

2、行业配置建议:积极应对。

(1)主要采用防御策略:红利高股息+强现金流à煤炭、公路、铁路、核电、燃气、港口等。

(2)根据市场环境择机布局逻辑独立性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弱的领域:

l制造业出海(国际竞争力 + 渗透率 + 利润率)à家电、高端装备 > 汽车、新能源、手机、军贸

l中美补库周期(库存低位+弱供给+需求抬升+景气度)à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光学光电子>贵金属>炼化及贸易、冶钢原料、消费电子、造纸、纺织制造

l消费分层(高端消费 + 国货平替)à高端白酒 VS. 服饰、餐饮、中古产业、殡葬、人服、职业培训

l产业逻辑(自身产业逻辑 + 美股映射 + 前期跌幅较大)

nTMT:AI(算力、应用、机器人)> 半导体周期(DRAM存储价格上升) > 消费电子(手机出货量上升) > 国产替代

n医药:反腐拐点 + 爆款单品拉动 + 估值底 + 机构持仓低 + 投融资边际向好(资本开支见底,美元流动性转向)

n军工:中期调整 + 高层人事落地

从中长期角度,在注册制和退市新规实施背景下,优胜劣汰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个股分化将是中长期趋势,龙头企业和优质成长企业将持续受益。

(数据来源:Wind,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与未来业绩保证)

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