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较上一周上涨,市场热点不断

市场评述(20230828-20230901)

上周市场回顾

进入8月第五交易周,市场整体较前一周上涨。两市成交金额周均上涨至9,455.44亿元,北向资金周净流出156.87亿元,两融余额15,660.43亿元。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周涨2.26%,收于3,133.25点,深证成指周涨3.29%,收于10,463.74点,沪深300涨2.22%,收于3,791.49点,创业板指周涨2.93%,收于2,100.26点。各行业来看,电子、机械设备、轻工制造涨幅居前,分别为7.06%、5.59%、5.57%;银行、公用事业、非银金融跌幅居前,分别为-0.34%、-0.26%、-0.10%。


市场热点

8PMI数据:供需两端联动回升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前值49.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前值51.5%);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前值51.2%);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前值51.5%)。

8月制造业PMI49.7%,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8月供需两端联动回升,价格指数同步上涨,库存指数持续回升,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均改善。此外,建筑业景气度小幅回弹,基建领域保持较快扩张,经济层面出现较多积极变化。但同时,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需求不足对生产形成制约,小型企业景气度绝对水平偏低,外需面临较大压力。此外,房地产领域未见明显改善,服务业新订单需求持续回落,回稳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从供给端,8月采购量指数为50.5%(前值49.5%),生产指数为51.9%(前值50.2%),企业增加采购、加速生产。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前值55.1%),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相继出台,企业预期继续好转。从需求端,8月,新订单指数为50.2%(前值49.5%),内需继续好转,时隔4个月重回扩张区间。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81-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与厂商批发135.6143.3万辆,环比分别变动3%-3%,同比分别增长6%3%8月汽车销量平稳增长。

8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6.5%(前值52.4%),出厂价格指数为52%(前值48.6%)。受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影响,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快速上涨。成本推动叠加需求改善,出厂价格指数重回扩张区间。8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前值48.2%),产成品库存指数47.2%(前值46.3%),受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持续改善等因素影响,库存指数连续两月回升。

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均改善。8月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50.8%(前值50.3%),49.6%(前值49.0%)和47.7%(前值47.4%),较上月均回升。大型企业PMI持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生产指数51.6%(前值49.5%),新订单指数50.3%(前值49.4%),重回扩张区间;小型企业生产指数48.6%(前值47.4%),新订单指数47.5%(前值45.8%),较上月有所改善。

8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前值51.2%),极端天气影响减退,基建等领域商务活动改善,预计后续随着专项债发行及使用进度加速,以及传统施工旺季的到来,基建领域有望保持快速扩张趋势。

PMI连续三个月低位回升释放边际企稳信号,整体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受到政治局会议后稳增长政策相继出台,企业经营预期改善,极端天气影响减退,经济内生性恢复动力积聚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释放较多积极信号。但同时,8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PMI46.7%(前值46.3%),出口压力仍较大;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分别在59%53%以上,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当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从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来看,房地产需求未见明显好转;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前值51.5%),仍位于扩张区间,但增速持续放缓;服务业新订单指数47.4%(前值48.4%),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服务业新增需求不足。

华为发售Mate 60 Pro,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上周电子板块上涨7.06%,跑赢大盘4.84%。(1)消费电子:华为于8月29日发售Mate 60 Pro,该机型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搭载第二代昆仑玻璃、玄武架构,摄像能力在闪拍、肖像、微距等场景下全焦段拍摄体验上表现出色XMAGE影像更进一步;拥有AI隔空操控、智感支付、注视不熄屏等智慧功能并接入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2)数字芯片:8月30日,中国移动发布核心自主创新成果“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该芯片是国内首款基于可重构架构设计,可广泛商业应用于5G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中的关键芯片,实现从零到一的关键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有效提升我国5G网络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度。(3)封装:华为近日新增两条封装发明专利,名称为“芯片封装结构、其制备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号分别为CN116648780A和CN116670808A。其中,CN116648780A专利芯片封装结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重布线层、第二重布线层和垂直硅桥CN116670808A专利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芯片。(4)面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UBI Research于8月28日发布的《第三季度OLED市场跟踪》报告显示,目前韩国和中国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市场份额分别为57.6和42.4%;明年韩国市场份额预计将减少至53.0%,中国将达到47.0%到2025年中国将领先这一市场,韩国为45.2%,中国为54.8%。UBResearch预测到2027年差距将扩大。(5)PC显卡:据TechPowerU消息,研究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报告显示,2023H1全球PC显卡出货量达6160万块。预计2022-2026年GPU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70%预测期结束后显卡装机总量将达到29.98亿台。建议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5G基站设备、先进封装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上周机械设备板块上涨5.59%,跑赢大盘3.37%。工业和信息化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方案》提出,力争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以上,到 2024年达到8.1亿,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和10个左右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仪器仪表:产业集中度不高、高端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核心痛点,对此,文件提出“支持优势企业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提高高端仪器研发效率”等意见。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高准确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计量技术相结合是仪器仪表行业的一大趋势。此次工作方案的发布有望加剧行业内的马太效应,利好具备技术、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走向全球化是行业的第二大趋势。尽管过去高端仪器仪表市场以欧美、日本企业为主,近年来部分国内厂家已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实现突破,产品性能比肩海外竞争对手。此次工作方案有望加速这些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

机床:政策中与工业母机相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工业母机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力度”;②“在工业母机基础零部件等战略性基础性领域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培育”;③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建设一批机械装备制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母机等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④“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育新兴,激发工业母机等重点细分行业内生持续增长动力”。本次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机床行业发展,重点落在需求端、资本端、上游零部件产业、整机产业4个方面。从高频数据来看,机床行业周期呈现出磨底特征,政策刺激叠加库存周期见底,有望迎来向上拐点。高端化、国产替代是机床行业长期主线,国内龙头有望抓住机遇,持续提升市占率。可关注受益于制造业景气度复苏、机床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的标的。

机器人:《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机器人技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根据睿工业MIR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4万台左右,同比微增约1%。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抗住压力,整体增长率达到23%,远高于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速,内资市场份额占比也首度突破40%。此次发布的《方案》有望进一步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触底回升,国产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行业回暖和市场份额提升,获得远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

投资策略及行业配置

上周大盘较前一周上涨,科技股大幅上涨,其次是消费股、周期股、金融地产股。

1、A股大势研判:市场将进入上行期,虽然反弹高度有限,但回调风险也可控。

(1)国内外宏观政策、地缘政治、库存盈利等多个因素处于向好拐点:

1)中国稳增长政策:在7月政治局会议多个表述超预期的政策框架下,具体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将陆续出台,虽然在中美共振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政策的具体力度和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必将极大修正前期市场的悲观预期,恢复市场信心。未来重点关注三个方向的细化部署情况:一揽子化债、松地产政策、活跃资本市场。

2)美元流动性转向在即:美联储货币政策需在通胀、金融风险和经济衰退三者之间权衡,目前金融风险和经济衰退还看不到,短期市场聚焦到通胀水平上。6月CPI 3%,距离合意目标2%还有一点距离,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1%,关注焦点在劳动力市场,目前7月非农就业人数明显减少,是过去16个月以来连续两次低于预期,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但鉴于失业率3.6%依然在低位,预计后续通胀韧性较强。当前,市场博弈点在于9或11月是否仍将再次加息,根据最新的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的预期概率分布,市场普遍押注7月是“最后一加”,9月暂停加息概率高达86.5%,年内不再加息,但降息时点要到明年3月份。美元流动性的转向将为北向流入“铺平道路”,叠加政治局会议后国内政策的有力信号初步释放,外资情绪明显好转,北向资金的持续性大规模回流值得期待。

3) 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随着6月布林肯访华、7月耶伦访华,中美关系正逐步回到正常沟通轨道,之后中美元首会面也可期待,预计在明年大选年来临之前中美关系将迎来阶段性的缓和。但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旨在对华展开全方位战略竞争,预计未来中美在商贸往来、航班签证、人员交流等方面可能迎来改善,而在科技、地缘政治等方面依然竞争。

4)人民币汇率企稳震荡,央行政策底显现。(a)美联储货币政策处于转向尾声,大方向上美元指数将下行,但鉴于美财政部Q4超预期发行国债等因素扰动,短期将对美债、美元指数的走势造成扰动,并进而对人民币形成一定压制。(b)中美利差:短期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债上行、中债下行,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将对人民币形成一定压制。(c)中国宏观刺激政策: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对恢复经济增长信心至关重要,但其落地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总体利好人民币升值。(d)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在布林肯、耶伦访华后回暖,预计有半年的缓和窗口期,利好人民币升值。(e)央行政策工具: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呼应了前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二季度例会上提出的“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从官方近期连续密集出台相关表态、动作来看,短期政策维稳意图逐渐凸显。

5)库存与盈利周期:(a)中美共振去库存已过半:中国22年4月见顶,美国22年6月见顶;海外需求仍然在下探阶段,国内经济大概率是恢复而非全面复苏、ROE是企稳但较难开启新一轮向上的周期。(b)中国Q3或进入“补库预期”交易:6月工业产成品库存降至2.2%,当前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相关行业仍在主动去库,中游设备相关行业已去库后期,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c)企业盈利:1-6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同比-16.8%,前值-18.8%,延续负增,但已连续4个月收窄,随着去存周期可能在Q3结束,叠加PPI触底回升,企业盈利将逐步走强。

(2)市场宽基指数下行空间有限,回调风险相对可控。

1)估值不贵:A 股主要指数的 PE(TTM) 估值历史分位依然低于50%,申万一级30个行业中 有接近60% 行业的 PE(TTM) 估值历史分位低于50%,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2)资产比价高:万得300非金融的股债收益差已低于-2X标准差,从历史上看除非发生金融危机等大级别的风险才有可能继续大幅度下探,否则从大类资产的维度看,权益市场具有较高的相对性价比。

2、行业配置建议。

在存量/缩量博弈市场环境下,建议顺势而为,关注稳增长链+消费链+TMT。

(1)政策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焦点:1)稳增长、扩消费政策——主要集中在地产链、消费。2)高质量发展政策:如半导体、国防军工、工业软件、高端制造业等科技安全方向。3)基于政策不达预期的防御性,关注高股息配置价值。

(2)关注中报业绩回归,如公用事业、汽车、家电、社服、纺服等边际有改善+前期未超涨的部分行业。

(3)远期空间主题:1)TMT: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整,叠加强预期弱现实的宏观经济环境回归,TMT再次具有吸引力,一方面关注长期产业逻辑得到验证的AI产业链,特别是光模块、数据要素等逻辑比较硬的细分领域,同时注意海外AI的泡沫水平和国内AI的去伪存真,另一方面,关注产业周期反转在即、资产价格抢跑的半导体。2)中特估主题:包括建筑、电力、煤炭、黄金等,长期来看,关注国企改革逻辑带来的业绩兑现。

(4)全球商品周期:当前全球需求还在进一步走弱,缺乏明显的上行动力,但Q3市场或进入“补库预期”交易,或将迎来未来2年内最重要的买点,重新演绎长期逻辑。

从中长期角度,在注册制和退市新规实施背景下,优胜劣汰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个股分化将是中长期趋势,龙头企业和优质成长企业将持续受益。

(数据来源:Wind,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与未来业绩保证)

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