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与居民风险偏好推升指数,短期关注中期企业经营业绩

一、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A股市场震荡上行,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升,虽然有美国关税政策和国内经济数据扰动,但上证指数仍创下年内新高。市场维持大小盘轮动上涨的结构特征,上周小盘风格强于大盘风格,宽基指数中,涨幅较好的是中证10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均上涨了2.4%,北证50和上证50指数涨幅较小,但也上涨了0.4%和0.6%。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小幅放大至1.50万亿。

上周美国的对等关税90天豁免期结束,特朗普宣布对23国加征关税,并威胁对钢铁和药品加关税。然而经过二季度关税政策的反复,全球股市明显对关税政策脱敏。无论是日本、韩国等被加关税国家的股票指数,还是A股海外算力、美股科技股等,均未明显对关税做出反应。我们此前也分析过,虽然四月、五月我国对美出口的增速下行较大,但整体出口规模仍然保持增长,反映出全球总需求仍在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的韧性。

据CRFB数据,美国大美丽法案最终版本是在未来10年增加3.4万亿美元基础财政赤字,并将提高联邦法定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国史上最大幅度的债务上限调整,大美丽法案预计会对美国经济增长形成刺激,也会推动全球需求,带动我国出口贸易。

政策和市场预期主导行业结构的变化。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压力较大,尤其是二手房的成交均价有所下行,统计局公布的70大中城市新房与二手房价格5月份环比分别下降0.2%、0.5%,且环比降幅继续扩大,反应居民置业预期回落。在稳楼市预期之下,市场对于房地产政策继续出台的预期加大,推升上周房地产指数强势表现。反内卷主题同样反应对政策的预期,推升了钢铁、建筑材料行业指数表现强势。市场突破3500点后,市场进一步发酵乐观预期,非银金融成为带领指数向上突破的重要力量。

上周统计局公布了国内通胀数据,CPI同比增速回升,但PPI同比继续回落,且回落幅度加深。CPI当月同比增速,由-0.1%回升至6月份的0.1%,这反应居民的消费动力有所恢复,也体现出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分析,国内消费者意愿指数自2023年以来持续回升,虽然目前仍然低于2021年水平,但今年以来已经从92.7会升至95.9,这与今年表现较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匹配,这也推动CPI继续回升。

然而PPI数据继续回落,且较一季度下探幅度加深,这反应中游行业的盈利压力较大。我们从通胀剪刀差来看,无论是PPI与CPI的同比差值,还是PPI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比增速的差值,均是继续回落。这反应在制造业经营端,是毛利率的承压。因此,行业内卷和价格竞争仍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释放产能,匹配更好的需求,加大出海和刺激内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继续跟踪行业政策,关注反内卷的进程。

二、本周市场展望

指数创下年内新高之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震荡,尤其是上周五指数冲高但尾盘回落,反应指数的突破难一蹴而就。回顾二季度至今的行业表现,可以归结为关税压力测试、宏观数据验证经济韧性、居民和机构风险偏好提升。展望后期市场驱动力,更多来自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

对于机构资金而言,随着利率中枢的下行,固定收益类资产继续强势表现的空间并不大,尤其是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较好,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减弱,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因此,为了平衡资产负债,保险、券商、年金等长期资金开始陆续配置权益市场的红利资产,A股股息率较高的行业,年华股息率普遍在4%以上,这对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率预见性高的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对于居民而言,我们观察到滚动12个月的新增开户数,自2024年10月以来不断抬升,与此匹配的是新成立的偏股型份额也同步提升。融资余额在4月、5月一直维持在1.8万亿左右的水平,但随着指数的提振预期,截止7月11日已经回升至1.86万亿。

在机构与居民风险偏好持续提升的预期下,预计后续市场仍有继续表现空间,但是指数进一步的上行,需要政策、业绩或者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好转。指数短期表现的主线在于上市公司中期经营业绩。

三、权益市场投资策略

从结构上看,科技成长和消费复苏,仍是市场主线。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在内的产业周期仍在上行阶段,行业估值仍有提升空间。随着经济企稳,居民消费有望恢复,新产品和新模式下的细分行业,有望在行业逻辑和企业业绩得到验证,推升景气度。在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的相对性价比有所回落,但对于保险、社保、年金等稳定类资金的吸引力仍在,可持续关注。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未经特别说明,均源自wind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观点和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应被视为国金基金销售任何公募基金、资管计划或其他金融产品的要约,不构成产品未来投资策略及业绩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国金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委托财产,但不保证委托财产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在了解基金的特有风险并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独立做出投资决策。本材料制作时间:20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