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
一、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上周,地方政府债密集发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对冲资金压力,全周净投放4900亿,并于上周五提前公告,将于8月17日对本月到期的两笔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
银行间市场利率普涨。周五,R001加权收在2.22%,较前一周上行10.93bp;R007加权收在2.37%,较前一周上行15.24bp;R014加权收在2.49%,较前一周上行18.49bp;R021加权收在2.20%,较前一周下行1.79bp。
数据来源:wind,报告中数据未有特别说明,均来自于wind
本周有9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总计9500亿元资金回笼。
2、利率债
一级市场: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0-08-14
二级市场:
上周债市收益率短端上行长端行,整体变化不大。周一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00亿,债市收益率略下行,随后公布的CPI、PPI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但核心CPI不及预期,未对债市产生负面的影响;随后虽然资金面持续偏紧,但未影响乐观情绪的发酵,国债期货震荡上扬至收盘。周二早盘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500亿,上午资金面偏紧股市偏强,债市收益率震荡上行;下午2点股市跳水,国债期货迅速回升;国债期货收盘后公布的7月贷款及社融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但考虑到季节性及社融后续走高的预期仍强,债市收益率又稍有反弹。周三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400亿,央行大额净投放及股市开盘下跌对债市有所提振,收益率震荡下行;午后,股市反弹带动债市下探后转入震荡。周四央行公开市场大额净投放1500亿,国债期货开盘后表现良好但现券表现克制;午盘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更多地参与债券等资本市场”,现券反应平平;国债期货收盘后,国开债一级招标发行良好,资金面宽松,市场情绪转好,现券收益率高位回落。周五央行再次公开市场大额净投放1400亿,10点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经济修复的斜率放缓,国债期货直线拉升,现券收益率下行;午后,股市震荡上扬,对债市形成压制,国债期货高位回落。
截至8月14日,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品种合约T2009收于99.5,周涨0.7%。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2744%(上行5.19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369%(下行5.49BP),短端上幅度大于长端,10Y-1Y国债利差走窄。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6558%(下行0.56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4482%(下行6.45BP)。
单位:% 、BP
3、信用债
一级市场: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0-08-14
二级市场:
信用债收益率短端上行,中长端下行,3年期品种收益下行幅度较大。从信用利差看,3年期中低评级略有下行,其他各品种略有上行或者变化不大。
数据来源:wind,2020-08-14
信用利差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2020-08-14
4、可转债
上周股指回落企稳,周五在券商、保险、环保、地产板块的带动下再次上冲,风格再平衡特征明显。上周5个交易日A股日成交额回落,但维持在万亿以上,近期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放量、下跌缩量的状态,走势较为健康。上证收盘在3360.1点,周度上涨1.33%;深证成指周度下跌1.17%,中小板指周度下跌0.78%,创业板指周度下跌2.95%,沪深300周度下跌0.07%。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银行、交运涨幅居前;有色、医药生物、休闲服务跌幅居前,均属于前期领涨的板块,高估值回调特征明显。资金方面,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66.65亿元。
中证转债周跌0.42%,日均成交额有所回升,游资炒作现象回归。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略有上涨,目前处于17%分位数;平均绝对价格小幅下跌,目前处于76%的分位数。个券方面,横河、凯龙、盛路涨幅居前(均超过50%),炒作券为主,对应行业为化工、化工、通信;华钰、新莱、寒锐跌幅居前,对应行业为有色、机械、有色。
二、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
1、7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8月11日央行发布7月份金融数据,7月份新增社融1.69万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新增政府债券5459亿。
首先,7月份新增社融不及市场预期,这与政策对信用扩张的诉求下降有关,7月末政治局会议对货币和社融增速的表述从“明显高于去年”改为“保持合理增长”。但7月份往往是社融、信贷新增的小月,去年7月份基数较低,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依然上升0.1%至12.9%;
其次,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长期贷款新增1.2万亿,企业、居民各增长约6000亿,相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发力、居民买房等是推动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的因素;
前瞻性地看,财政政策发力依然是后期社融增长和稳经济的主要手段,今年8-12月份新增国债剩余的额度还有2.2万亿,地方政府一般债加专项债剩余额度还有1.9万亿,二者合计约4.1万亿的规模,8-10月份财政政策密集发力,依然是推高社融增速的因素。
7月份经济数据点评
8月14日统计局公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持平于前值为4.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前值-3.1%),社零累计同比-1.1%(前值-1.8%)。
首先,7月份工增低于市场预期的均值5.2%,经济修复的斜率有所放缓;
其次,房地产投资依然是经济修复最重要的支撑,固投累计同比回升至-1.6%,其中房地产投资回升至3.4%(前值1.9%),基础设施投资1.19%(前值-0.07%),制造业投资-10.2%(前值-11.7%),房地产投资恢复较快,当月同比11.7%,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制造业投资恢复依然总体偏慢,当月同比依然是-3.1%的增速;
第三,消费增速放缓,7月份社零累计同比没有转正,当月同比为-9.9%(前值-11.4%),除了汽车销量在去年的低基数上有起色,大多数消费品增速依然维持低迷。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居民收入下降,对消费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政策面:
1、郭树清: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2020年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文章《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我们注意到如下几点:
“预计今年总体杠杆率和分部门杠杆率都会出现较大反弹,金融机构的坏账可能大幅增加。2019年银行业新形成2.7万亿元不良贷款,出现疫情“黑天鹅”后,资产质量加倍劣变不可避免。”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当前美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也消耗着美元的信用,侵蚀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输入性通胀、外币资产缩水、汇率和资本市场震荡等多重压力。更严重的是,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机的边缘。”
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后金融领域出现的重大挑战,郭树清表示,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既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又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序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文章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三、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利率债
上周利率总体小幅下行,十年期国债、国开债下行的幅度较大,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经济修复边际放缓是利率下行的主要动力。
从经济基本面看,7月份通胀略高于预期,但核心CPI创历史低位,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制造业投资、消费等修复依然较慢,经济修复最大的动力依然是房地产投资,但从当月同比的情况看,其已经回到疫情前的水平,7月份中央房地产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调控有所趋严。7月份社融不及预期,但主要是季节性所致,三季度政府债券发行依然可能推高社融增速。
从政策面看,在社会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再加码宽松,而是转为精准导向,推动社融融资成本下降将更多地倚重直达实体的政策工具,传统的降息、降准工具由于可能带来低利率的弊病,其局限性已经引起货币当局的反思。此外,央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发文重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防风险”的权重亦有所增加。
从债市策略上看,经济修复、股市大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这是前期导致债市大幅调整的主要因素,而从7月份公布的数据看,这些对债市的压制因素有所趋缓。经济数据仍然在修复,但是修复的斜率已趋缓;股市经历了前期的震荡之后,疯牛的预期被打散;货币政策上在经历了5月下旬资金利率重定价以来,市场利率已经基本围绕着政策利率波动,货币政策没有进一步收紧,上周为了对冲地方债发行,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量加大。总体上看,压制债市的三大因素已明显缓释,债市或将迎来震荡修复的行情。对于配置盘,当前点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并且8月份或迎来摊余成本法债基的配债高峰。对于交易盘,当前十年期国债在2.8-3.0%的范围波动,我们建议围绕区间做波段,利率靠近3.0%的位置加仓,而在靠近2.8%的一端逐步减仓。
2、信用债
信用债调整后,收益率的绝对水平上升,票息优势开始体现出来,票息和利差保护已经为信用债提供较好的安全垫,我们认为中高等级、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配置价值开始凸显。疫情导致企业信用资质下降,资金链风险加大。经济下行,信用风险爆发呈现多样化特征,近期,信用恐慌已经从民企蔓延到部分国企上,上周华晨汽车旗下债券暴跌,信用债的投资仍需集中在中高资质。
经过此轮调整,信用利差普遍走阔,可关注其中的机会。尤其是,疫情冲击之下财政政策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特别国债都转给地方,以及隐形债务化解可能有所放缓等,城投债的违约风险有所下降,可关注其中的机会。此外,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前期库存积压的问题有所缓解,亦可关注部分过剩产能行业个体信用利差下行的机会。
从杠杆策略上看,流动性充裕,央行货币宽松的基调未变,在确保组合流动性状况的前提下,可维持适度杠杆,例如根据组合利率债、资质较高品种占比,制定恰当的杠杆标准。
3、转债
上周股指冲高回落。从基本面上看,经济修复进展顺利,7月铁路货运量高位运行,CPI、PPI数据好于预期,经济继续修复;从政策面上看,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将于8月24日上市,同时存量涨跌停板由10%变为20%,买入挂单不得高于买一的102%、卖出挂单不得低于卖一的98%等规定,有利于限制创业板炒作,鼓励聚焦个股基本面;流动性上,7月贷款及社融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但考虑到季节性及社融后续走高的预期仍强,暂时不对市场构成压制;情绪面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难有一季度那样的推力但也不会形成拖累。风险偏好方面,中美第一阶段评估会议推迟,美国选渐行渐近,中美关系依然是短期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最大因素。展望后市,预计股指震荡加剧后重回升势,风险点来自于美国后续刺激政策是否能够维持,及中美摩擦问题。相应的,国产替代及大内需可能是贯穿全年的主线,其中估值依然处于合理位置的品种值得持续关注:如养殖后周期产业链(三季度是产能旺季,屠宰、猪料、禽料整体需求提升)、周期类(水泥目前受到雨季压制,但三季度后叠加基建需求可能快速释放;铜铝库存低位,南美供给扰动,可能存在机会)、包装纸(废纸涨价逻辑)、环保(限塑令带的的机会)。
上周转债指数上涨,以转股溢价率为代表的估值小幅提升。操作上,认为股市热度仍在,转债建议继续保持参与度,但转债整体绝对价格偏高,叠加核心品种陆续公告赎回,平衡个券基本面和组合波动成为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控制回撤的需求,建议投资者优先兑现进入转股期的高价品种,重点转向120元左右、溢价率在10%以内的品种;由于转债整体价位已高,对于刚上市的核心品种(以有多家卖方覆盖为标准)可以选股的思路对待。具体择券上:(1)继续保持对于低位的化工、环保、公用事业的关注度;(2)对弹性个券的选择可参考各类账户的风险承受能力:1)结构性高景气机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风电、光伏;2)内需品种如建材、工程机械、地产竣工产业链;3)金融转债中龙头券商,券商的正股波动性加大,对转债估值是更好的支撑。
(国金基金:叶伟平)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