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紧对债市不利,但调整空间或已较为有限

20200622

一、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投放1200亿元,14天逆回购投放1800亿元,1年期MLF投放2000亿元。同时,逆回购到期4200亿元,MLF到期24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600亿元,公开市场合计净回笼1600亿元。

受特别国债发行、税期及跨半年末等因素影响,周五R001加权收在2.18%,较前一周上行66.05bpR007加权收在2.17%,较前一周上行31.22bpR014加权收在2.77%,较前一周上行87.05bpR021加权收在2.61%,较前一周上行51.41bp

数据来源:wind,报告中数据未有特别说明,均来自于wind

本周有1200亿元逆回购到期。

2、利率债

一级市场: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0-06-19

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中旬,特别国债将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行,供给增加将对流动性和二级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二级市场:

上周债市收益率全线上行。周一债市曲折,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导致债市早盘收益率大幅低开;9点20MLF缩量未降价影响情绪,收益率快速上行;午后,市场情绪转差,十年国债收益率由底部拉升近10bp。周二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资金面逐渐边际收敛,谨慎情绪开始转向恐慌,收益率再度上推。周三消息面平静,在央行持续观望的态度下,债券收益率继续明显上行,期债全天震荡下行,收盘距离前低仅0.3%。周四受前日晚间总理国务院会议再提降准并特别提到“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早盘十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4bp;陆家嘴会议上,刘鹤副总理书面致辞称“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国债期货应声小幅下跌;后易纲行长“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国债期货直线跳水翻绿,下午债市在纠结中震荡。周五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1600亿,期债大幅下行,午盘呈震荡态势;午后资金面转紧,债市下跌;临近3点时,外媒消息称“财政部表示,减少6、7月一般国债、地方债发行,为特别国债腾出空间”,受此消息刺激,国债期货快速拉升翻红,现券收益率高位回落。

截至周五,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品种合约 T2009收于100.22,周跌0.44%。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203%(上行6.99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752%(上行13.01BP),短端上行幅度小于长端,10Y-1Y国债利差走扩。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2.3023%(上行9.22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1578%(上行6.53BP)。

单位:% BP

3、信用债

一级市场: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20-06-19

二级市场:

信用债调整有所滞后,利率债上行,但信用债的估值调整没有及时跟上,信用利差被动压缩。

数据来源:wind,2020-06-19

信用利差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2020-06-19

4、可转债

上周股指强势上涨,两市日均成交7500亿元,较上周有所放量。从板块表现来看,创业板依托注册制改革预期,表现强势;可选消费修复,半导体、消费电子景气度回升,题材股活跃。上证收盘在2,967.63点,周度上涨1.64%;深证成指周度上涨3.7%,中小板指周度上涨4.14%,创业板指周度上涨5.11%,沪深300周度上涨2.39%。从行业来看,国常会指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导致银行股遭遇业绩和坏账风险担忧,成为上周唯一收跌板块,钢铁(5.98%)、农林牧渔(5.81%)、医药生物(5.54%)涨幅居前。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203.7亿元。

上周中证转债周度收涨0.87%,走势弱于股市,权重品种走弱是拖累转债指数的重要原因,转债市场成交额继续萎缩,日均成交约300亿元。偏债型可转债(平价底价溢价率小于-20%)的纯债溢价率历史分位数在33%;平衡型可转债(平价底价溢价率在-20%20%之间)的隐含波动率历史分位数在42%;偏股型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历史分位数为61%。当前可转债估值水平尚可,但个券分化明显。个券方面,英科、溢利、中宠涨幅居前,对应行业为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农林牧渔;模塑、富祥、威帝跌幅居前,对应行业为电子、汽车、计算机。

二、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

1、高频数据跟踪

上周发电耗煤有所增加,同比增速转正。水泥出货环比有所增加,水泥库存增加,价格下降。钢铁社会库存下降26万吨至1423万吨,库存去化的速度放缓,铁矿石保持高位成为推高钢价的主要因素,预估的吨钢毛利下降,显示钢企的议价能力不强。总体看,进入到6月份之后,高温高湿的范围扩大,高频数据有所转弱。

从通胀的情况看,猪肉价格明显上行,农产品价格略有上行,布伦特原油价格已回升至超过40美元,通胀环比将有所上行。

政策面:

1、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

6月1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了下一步金融让利实体的举措,主要包括: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二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三是遵循市场规律,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四是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和动力。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2、陆家嘴论坛召开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召开,易刚发表演讲表示:“我们通过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疫情冲击下,银行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这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我们认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重政策设计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三、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利率债

上周债市收益率全线上行,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央行行长易刚表示“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引发债市的恐慌,资金利率受供给、税期、季末因素等影响,仍然处于较高位置。

从经济基本面看,进入到6月份高频数据已经转弱,全球疫情还在扩散,而北京疫情形势亦十分严重,天气、疫情均对经济修复造成不利影响。通胀环比有所上行,但是同比去年高基数,仍然处于总体上下行的态势。

从政策面看,上周易刚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表态引起市场担心,我们认为易行长所言主要针对直达实体的政策工具,而不是针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以及银行不良率上升,需要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从债市策略上看,当前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对防范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有所侧重,政策面对债市不友好。当前的经济修复存在赶工的因素,这部分补偿性需求得到满足后,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导致的影响仍未能消除,居民收入下降,就业压力凸显,将会持续对经济形成压制。此外,货币信贷政策退出,对经济修复不利,高频数据亦显示经济修复开始趋缓。利率大幅调整后,收益率已经接近或者超过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估值水平。债市调整后,收益率进一步大幅上行的空间或已较为有限,当前收益率配置价值已经显现。

2、信用债

信用债的调整较为滞后,谨防后期利差走阔的风险。但信用债调整后,收益率的绝对水平上升,票息优势开始体现出来,我们认为中高等级、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配置价值开始凸显。

疫情导致企业信用资质下降,资金链风险加大。信用风险爆发呈现多样化特征,信用债的投资仍需集中在中高资质。

经过此轮调整,信用利差普遍走阔,可关注其中的机会。尤其是,疫情冲击之下财政政策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特别国债都转给地方,以及隐形债务化解可能有所放缓等,城投债的违约风险有所下降,可关注其中的机会。此外,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前期库存积压的问题有所缓解,亦可关注部分过剩产能行业个体信用利差下行的机会

从杠杆策略上看,流动性充裕,央行货币宽松的基调未变,在确保组合流动性状况的前提下,可维持适度杠杆,例如根据组合利率债、资质较高品种占比,制定恰当的杠杆标准。

3、转债

上周股指强势上涨,虽然仍处于震荡区间,但走势偏强。从基本面上看,随着复工复产深入,高频数据有所转弱,经济将明显好于一季度,但是可能不会好于投资者对于二季度的预期;从消息面来看,全球疫情未见拐点,但各地已开始复工复产,地缘政治摩擦层出不穷;从资金面来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边际收敛对股市影响较小,股市超额流动性依然充裕,海外资金有望向A溢出;还需要关注的是,中报季即将来临,结合估值及盈利能力,前期拥挤度高的必选消费、医药可能会向科技、可选消费、老旧小区改造等板块切换。

上周转债指数涨0.87%,估值已回至历史中位数附近,整体策略转向对于半年报的关注,基于行业景气度和正股半年报业绩寻找进攻方向。具体择券上:1)结构性高景气机会包括快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轻工、电子;2)内需品种:药店、建材、工程机械、地产竣工产业链;3)依然判断金融转债中券商好于银行。操作方面,重视转债性价比,绝对价格105-120元之间,溢价率15%以内或YTM2%左右的品种后续预计有超额收益。


(国金基金:叶伟平)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