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一、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上周央行适度缩减了逆回购投放规模,此外央行进行了5000亿6M逆回购投放,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2396亿。税期资金利率边际抬升,全周R001运行在1.35-1.44%区间,R007运行在1.45-1.49%区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从前一周的8.2万亿回落至7.7万亿。一年国股存单收益率跟随资金利率上行3bp至1.65%。
2、利率债
一级市场: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发行额(亿元) |
偿还量(亿元) |
净融资额(亿元) |
净融资额比上周 (亿元) |
|
国债 |
3,102.60 |
956.40 |
2,146.20 |
-1,239.30 |
地方债 |
914.32 |
1,051.68 |
-137.36 |
-965.84 |
政金债 |
1,540.00 |
110.90 |
1,429.10 |
-315.90 |
国开债 |
900.00 |
20.00 |
880.00 |
-20.00 |
数据来源:wind,2025-8-17
二级市场:
上周债市再度调整,收益率大幅上行,其中长债、超长债上行幅度较大,短端国债表现较为坚挺,曲线由平转陡。影响全周债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权益市场继续大幅上涨,上证指数一举突破去年10月8日最高点并接近3700点,风险偏好进一步抬升压制债市行情走弱。上周中债总财富指数下跌0.35%,其中7-10年指数跌幅较大,1-3年指数微涨。
周变化(bp) |
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 |
1-3年 |
3-5年 |
5-7年 |
7-10年 |
2025-08-08 |
246.91 |
212.60 |
234.83 |
256.90 |
256.28 |
2025-08-15 |
246.03 |
212.62 |
234.63 |
256.41 |
255.34 |
指数涨跌 |
-0.35% |
0.01% |
-0.08% |
-0.19% |
-0.37% |
数据来源:wind
3、信用债
一级市场: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发行额(亿元) |
偿还量(亿元) |
净融资额(亿元) |
净融资额比上周 (亿元) |
|
企业债 |
0.00 |
167.57 |
-167.57 |
-117.88 |
公司债 |
966.54 |
542.28 |
424.26 |
108.79 |
中期票据 |
925.70 |
753.90 |
171.80 |
-987.33 |
短期融资券 |
612.19 |
1,140.77 |
-528.58 |
-1,044.78 |
数据来源:wind,2025-8-17
二级市场:
上周,信用跟随利率债调整,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下跌0.06%,其中5-7年指数跌幅稍大。
周变化(bp) |
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 |
1年以下 |
1-3年 |
3-5年 |
5-7年 |
2025-08-08 |
224.18 |
199.21 |
222.31 |
246.47 |
275.89 |
2025-08-15 |
224.05 |
199.26 |
222.22 |
246.14 |
275.35 |
指数涨跌 |
-0.06% |
0.02% |
-0.04% |
-0.13% |
-0.20% |
数据来源:wind
4、固收+
上周万得全A上涨2.95%,北证50上涨2.40%,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74BP,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60%。美元指数上周下跌0.43%,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6.00BP,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变,标普500上周上涨0.94%。NYMEX WTI原油下跌1.16%,COMEX黄金下跌3.14%,南华黑色指数下跌0.27%。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60%,转债溢价率抬升,其中110-130平价段转债溢价率抬升明显。
二、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
1、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点评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工增当月同比5.7%(前值6.8%),社零当月同比3.7%(前值4.8%),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前值2.8%)。
首先,7月份工增回落并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8%,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至5.8%(前值6.0%),服务业回落幅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前值7.3%),对经济增长构成支撑。
其次,从需求端,社零回落至3.7%,商品零售额回落至4.0%(前值5.3%),餐饮同比增速1.1%(前值0.9%),社零回落主要受国补退坡影响,汽车零售额增速转负,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同比增速放缓。固投增速下降,房地产投资跌幅仍在扩大,而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亦转负,反内卷对制造业资本支出构成约束,局地降雨洪涝影响基建投资等是投资回落的主要原因。
总体看,7月份数据显示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产出端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但以社零、固投为代表的需求端回落幅度大。
政策面
1、央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15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下一阶段,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三、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纯债方面
因受到股市单边上涨压制,债市由此前的持续阴跌转为急跌,市场情绪脆弱,“负反馈”螺旋加剧,今日(8/18)10年国债活跃券最高上行至1.7880%,接近1.80%关键点位。
上周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需求端消费、投资同比增速明显放缓,供给端增速也在小幅放缓,指向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还未得到改善。上周五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延续了“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强调接下来的货币政策重在落实,延续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措辞。市场关注到本次货政报告重提“防范资金空转”,但在当前债券利率震荡上行的背景下,“防空转”或不是针对债市,而更多的是指向信贷提质量挤水分,与7月信贷投放情况相符。总体看,本次货政报告未有更新的提法,仍然是要降成本促内需,或不会主动收紧资金面。
当前基本面和资金面环境未变,或仍利好债市。从绝对水平看,目前10年国债已上行超过1.75%、30年国债上行至超过2.0%的关键点位,均已进入银行、保险为主的配置资金的关注区,刚性配置需求下利率上行空间或有限。短期市场情绪较为脆弱,交易热情难立马修复,交易性资金宜观望,待债市情绪企稳再加大关注;配置性资金在当前点位宜加大关注力度。信用债或受到非银负债端不稳,且绝对收益水平偏低的影响,需要重点防范“负反馈”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2、固收+方面
权益方面,上周市场延续强势上行,三大股指集体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后半周连续三个交易日成交突破2万亿,融资盘连续八周大幅增仓,继续创年内新高。券商股轮动大涨,科技方向的AI硬件、人形机器人板块继续活跃,军工和银行板块调整。分母端,周五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未达成任何协议,黄金价格小幅回落;而美国7月CPI同比2.7%,并未超市场预期,叠加前期美国就业数据走弱,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一度飙升至96%。国内,7月经济数据来看,增长继续放缓,流动性宽松依旧有支撑,叠加美元信用减弱,人民币资产有望重估。分子端来看,上半周,半导体龙头寒武纪领涨,AI硬件方向突破,本轮AI行情主要由北美算力需求增长以及业绩基本面改善两重逻辑驱动。工业部上周发布通知,预计于本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从终局思维来看,中国制造势必要经历从收入到价格的转型,需要把握“反内卷”逻辑的节奏与脉络。周五,非银股领涨,市场出现了结构性过热,但当前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距估值泡沫化还有距离。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短期内轮动格局下可以重点关注:券商、AI扩散、军工、“反内卷”等。
转债方面,目前转债市场情绪高涨,而且形成估值越高涨的越快的情况。小市值和低评级转债快速上涨或会持续。转债择时观点持续给出看多信号。如果关注情绪反转可以偏向一些低估值品种,如果情绪持续则可关注偏小偏炒作题材的标的。
(国金基金:谢雨芮、叶伟平)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未经特别说明,均源自wind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观点和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应被视为国金基金销售任何公募基金、资管计划或其他金融产品的要约,不构成产品未来投资策略及业绩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国金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委托财产,但不保证委托财产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在了解基金的特有风险并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独立做出投资决策。本材料制作时间: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