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经济数据弱于预期、配置力量强劲,中长信用债性价比或更高

2024年12月16日


一、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周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全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844亿。资金面均衡偏紧,资金利率抬升,全周R001运行在1.63-1.69%区间,R007运行在1.87-1.93%区间。上周回购成交量由前一周的7.6万亿进一步回落至7.3万亿,一年期国股存单跟随债市收益率走势,较前一周大幅下行10bp至1.65%。

2、利率债

一级市场: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发行额(亿元)

偿还量(亿元)

净融资额(亿元)

净融资额比上周

(亿元)

国债

2,819.00

750.00

2,069.00

1,259.00

地方债

4,586.99

38.87

4,548.12

-843.03

政金债

500.10

730.00

-229.90

-569.90

国开债

-

150.00

-150.00

-150.00

数据来源:wind,2024-12-15

二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各期限收益率均大幅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单周一举下破1.90%、1.80%两个重要关口,30年国债收益率挑战2.0%关键整数点位,利率债收益率曲线平行下移,国开债表现强于国债。影响全周债市走强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局会议定调更积极,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从之前的“稳健”变更为“适度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直接明确了明年要“适时降准降息”,支撑债市走强。截至12月13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报在1.1582%,较12月06日下行19.03bp;10年国债收益率报在1.7771%,较12月06日下行17.68bp。中债总财富指数大涨1.00%,其中7-10年指数涨幅更大。

周变化(bp)

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

1-3

3-5

5-7

7-10

2024-12-06

241.48

210.31

231.67

252.04

249.27

2024-12-13

243.90

210.91

233.17

254.28

252.58

指数涨跌

1.00%

0.29%

0.65%

0.89%

1.33%

数据来源:wind

3、信用债

一级市场: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前一周比较)

发行额(亿元)

偿还量(亿元)

净融资额(亿元)

净融资额比上周

(亿元)

企业债

-

82.20

-82.20

21.05

公司债

993.47

1,017.67

-24.20

-202.08

中期票据

891.27

512.19

379.08

143.13

短期融资券

954.12

935.52

18.60

271.37

数据来源:wind,2024-12-15

二级市场:

上周,信用债收益率在债市带动下延续较大幅度下行,短端下行总体不如中长端,主要受到资金面制约。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大涨0.22%,5-7年指数表现较强。

周变化(bp)

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

1年以下

1-3

3-5

5-7

2024-12-06

220.10

196.37

218.41

240.67

268.74

2024-12-13

220.59

196.47

218.84

241.73

270.40

指数涨跌

0.22%

0.05%

0.20%

0.44%

0.62%

数据来源:wind

4、固收+

上周万得全A下跌0.20%,北证50下跌5.73%,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68BP,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78%。美元指数上周上涨0.92%,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25.00BP,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0.29%,标普500上周下跌0.64%。NYMEXWTI原油上涨5.79%,COMEX黄金上涨0.24%,南华黑色指数上涨1.55%。

上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大重磅会议接连落地,市场围绕着政策预期博弈,市场成交额日均1.9万亿。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78%,在权益市场的震荡走势下,转债的溢价率有明显的抬升,其中70-110的中段平价段的转债溢价率抬升明显。上周转债的溢价率提升主要受到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下行的影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至1.77%附近,从定价角度抬升了转债的溢价率,同时从资金角度也使得一部分止盈资金流向性价比提升的转债市场。

二、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

111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1213日央行公布11月份金融数据,新增社融2.34万亿(去年同期2.46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去年同期1.09万亿),社融存量增速与前值持平为7.8%

首先,11月份社融低于预期(wind预期值为2.89万亿),新增信贷回落是主要原因。一方面,化债置换了部分对公贷款,另一方面债市收益率回落,企业债券发行增多亦挤压了信贷需求,11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00亿(去年同期4,460亿)同比明显回落。

其次,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回升态势,一揽子政策落地之后,商品房销量回升,此外房贷利率下调亦减缓了居民提前还款的速度。

总体看,11月份社融数据总量上仍弱,但结构上有亮点,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回升明显。此外,随着化债资金的落地,M1增速跌幅收窄,观察其进一步改善的持续性。

21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点评

1216日统计局发布1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工增当月同比5.4%(前值5.3%),社零当月同比3.0%(前值4.8%),固投累计同比3.3%(前值3.4%)。

首先,11月份工增略有回升,汽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同比回升的幅度较大,折射出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行业,回升情况较好。

其次,11月份社零同比回落超预期,考虑过去三年平均增速亦剔除掉基数的影响,亦呈回落态势,统计局发言人表示,这主要是受双十一网购启动时间提前的影响,部分商品销售分流到10月份,相应11月份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

总体看,11月份经济数据基本延续了修复的态势,受益于政策支持的方向修复情况较好,但供给与需求、实际值和名义值之间的裂口仍然存在。

政策面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三、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利率债方面

上周,债市行情仍在加速,10年国债收益率一举下破1.90%1.80%关键点位,本周一(16日)一度接近1.70%。截至16日,12月份的10年国债累计下行幅度已接近30bp30年下行幅度接近25bp

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看,11月经济仍然延续弱修复态势,但其中供给情况较好,而以消费为主的内需较9-10月转弱,新增信贷走弱也主要是因为企业融资需求不足,仍需要政策积极应对。本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政策基调更积极,债市关注到货币政策的表述从此前的“稳健”转向为“适度宽松”,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明年要“适时降准降息”,流动性的表述从之前的“合理充裕”转为“充裕”,债市利多因素得到强化。

债市策略方面,12月以来债市行情较11月进一步走强,10年国债下行至1.70%附近已经部分定价了明年的降息预期,在降息未落地之前继续向下的空间或有限。当前债市宽货币逻辑强化、配置力量强劲,而短期受到资金偏紧,机构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倒挂压力的约束,短期或有调整压力但空间有限,调整时可关注中长期限利率债。

2、信用债方面

上周利率债表现较强,信用债各期限收益率跟随下行,但信用债更受到资金面偏紧的约束,下行幅度不及利率债,信用利差被动走扩。当前信用利差处于年内较高水平,再叠加“资产荒”逻辑强化,信用债相较利率债的比价效应增强,当前建议加大中高资质、中长期限信用债的配置力度。

3、固收+方面

权益方面,权益市场进入震荡态势,总体谨慎偏积极,盘中震荡较为剧烈,下行空间或相对有限。策略上注重消费、医药、AI+、红利周期板块,板块轮动过程中控制节奏和仓位。转债方面,目前短期转债市场受保险资金冲击,折价收敛幅度较大,不过从长期看仍有整体空间。从平价来看,市场关注后续实质性政策和经济数据转好。继续关注转债资产。资产配置层面,随着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市场对明年经济的目标进一步明朗,权益市场预期落地后略有调整,但在“稳住楼市股市”的基调下预计调整风险相对可控,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提及的相关板块机会,债券市场在宽货币预期及偏弱的宏观数据影响下收益率下行,对明年行情或有一定透支,但在看到价格信号企稳或融资需求改善之前收益率整体趋势或延续。随着短期内市场进入政策及数据真空期,权益和债券市场有可能进入震荡状态,股债相关性或较此前有所提升,两类资产的配置有望提供一定的风险对冲。

(国金基金:谢雨芮、叶伟平)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未经特别说明,均源自wind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观点和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应被视为国金基金销售任何公募基金、资管计划或其他金融产品的要约,不构成产品未来投资策略及业绩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国金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委托财产,但不保证委托财产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在了解基金的特有风险并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独立做出投资决策。本材料制作时间: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