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存量增速继续大幅回升,与名义GDP的缺口在拉大---5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2020年6月10日

事件:6月10日,央行发布5月份货币金融数据,其中社融新增3.19万亿(前值3.09万亿),分项上看,新增人民币贷款1.55万亿,政府债券新增1.14万亿。

点评:

首先,5月份社融数据大幅超预期,市场预期的均值2.83万亿,实际值3.19万亿与去年5月份同比多增1.48万亿,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同比多增7505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647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193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604亿元。5月份地方政府债密集发行,是导致社融多增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社融存量增速继续大幅回升,与名义GDP的缺口在拉大,宏观杠杆率将明显抬升。新增社融大幅超预期,推升社融存量增速从4月份的12%上升至12.5%,但名义GDP增速回落,社融存量增速与名义GDP的缺口在拉大:

数据来源:wind,国金基金整理

从2019年一季度以来,社融增速开始趋势性回升,但是名义GDP增速依然趋势回落,社融扩张对名义总需求的拉动不明显。疫情发生以来,社融增速继续大幅抬升,但名义GDP大幅回落,意味着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前瞻性地看,今年名义GDP增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赤字率倒推大概在5.4%(去年为7.8%),后续,考虑新增特别国债1万亿可能继续推升社融存量增速,意味着社融存量增速与名义GDP的缺口可能继续走阔,宏观杠杆率明显抬升。

再次,政府、企业部门加杠杆,居民部门杠杆增速下降。今年前5月份,居民部门新增信贷2.58万亿(去年同期近3万亿),企业部门新增信贷7.84万亿(去年新增5.35万亿),企业债券融资新增2.98万亿(去年同期1.42万亿),政府债券融资新增3.05万亿(去年同期1.77万亿)。去年7.30政治局会议明确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速度放慢,而疫情以来,企业通过发债、信贷融资增长明显,但更多融资是防御性需求,疫情发生之后,企业增加了对货币资金、金融类资产的储备,但对实体经济的需求增加有限。政府部门杠杆上升明显,亦与疫情发生之后,财政收入下降而支出上升有关,并未明显扩张对实体的需求。近期,监管加强了对企业拿银行贷款买理财、结构性存款,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行为的限制,预计企业部门的信贷扩张速度将放慢。

总体上看,尽管社融增速大幅回升,但主要是政府、企业部门加杠杆所致,政府由于财政赤字被动扩大,杠杆抬升,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亦未明显推动对实体经济的需求,而房地产周期下行,居民部门杠杆增速下降,使得社融增速对名义总需求的拉动走弱。后续,尽管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依然可能抬升社融增速,但其主要是推升宏观杠杆率,对名义GDP增速的推动依然有限。

从债市策略看,社融数据公布之后,债市收益率总体略有回落,经历了利率重定价的巨幅调整之后,债市对社融大超预期的利空表现已经钝化。后续,若经济回升的幅度低于预期,将为债市收益率下行提供交易性机会。

(国金基金:叶伟平)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