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评述(20240401-20240403)
市场回顾
进入4月第一个交易周,市场整体较前一周上涨。两市成交金额周均上涨至9,661.84亿元,北向资金周净流出38.93亿元,两融余额15,410.92亿元。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周涨0.92%,收于3,069.30点,深证成指周涨1.53%,收于9,544.77点,沪深300周涨0.86%,收于3,567.80点,创业板指周涨1.22%,收于1,840.41点。各行业来看,有色金属、化工、农林牧渔涨幅居前,分别为6.81%、4.09%、3.41%;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跌幅居前,分别为-2.54%、-2.22%、-1.97%。
市场热点
清明假期消费恢复
清明假期,消费市场量价齐升,主要亮点有:
1.人均旅游支出第一次超过2019年(服务消费)。2020年主要节假日以来,此次为人均支出首次恢复并超过2019年。文旅部数据显示,假期3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较2019年同期+12.7%。根据游客出游花费除以总出游人次计算得出,今年清明节人均支出恢复至2019年的101%,春节8天假期为91%。
2.国内出行人数维持双位数增长(服务消费)。清明假期,国内跨区域人流量维持双位数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假期3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20.9%(春节假期8天为28%)。分结构看,自驾出行维持高增(较2019年+35%,占比近8成),营运性客流降幅收窄(较2019年-13%、春节8天为-38%)。营业性客运中,铁路维持高增(较2019年+21%)、民航小幅正增(较2019年+2%)、公路营业性客运降幅收窄(较2019年-22%、春节8天为-53%)。
3.电影票房再次刷新影史记录(服务消费)。清明档电影票房突破8亿元,超2021年清明档票房成绩,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日均票房较去年增长39%,较2019年增长18%。
4.经济发达地区商贸零售增长20%以上(商品消费)。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的部分城市,假期商贸企业销售额增长20%以上。
5.部分地区家电销售实现翻倍增长(商品消费)。受以旧换新等因素拉动,北京、南京等地家电实现翻倍增长。如南京区域冰箱洗衣机、空调成为三大热门换新品类,增速均超150%。
其他值得关注的数据或信息:地产成交仍然低迷。假期前两日,29城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42%,3月全月同比为-39%。出入境人数修复放缓。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数据,清明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4%,恢复程度与春节期间相当。三四线小众城市旅游热度攀升。据央广网报道,清明假期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市内出行方面,高能级城市地铁出行增速较高,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小幅正增。假期首日,北上广深等11个高能级城市地铁出行较去年同期增长+29%,较2019年+9%;百城拥堵延时指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较2019年-11%。
金属价格持续上行,国际油价突破85美元
上周有色金属板块上涨6.81%,跑赢大盘5.95%。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报告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0.3万人,创下去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国内假期期间,贵金属外盘价格上涨,再创新高。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回升。节前,伦敦金现货价涨4.28%至2329.57美元/盎司,伦敦银现货价涨9.1%至26.78美元/盎司。伦铜涨5.54%,报9320美元/吨;伦铝涨6.91%,报2455美元/吨;伦铅涨6.14%,报2126美元/吨;伦锌涨8.90%,报2643美元/吨;伦锡涨5.03%,报28800美元/吨;伦镍涨5.85%,报17720美元/吨。美国目前正处于政策紧缩周期尾声,贵金属的长期配置价值支撑金银价格保持坚挺走势。短线看,美元指数短线仍偏向强势,金价短线超涨,注意震荡回调风险。
上周化工板块上涨4.09%,跑赢大盘3.23%。最近一周国际油价上行。地缘政治局势方面,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炼油厂,该装置炼能约占该炼油厂年总炼能34万桶/日的一半。宏观方面,中国和美国两个石油消耗大国制造业PMI指数显著改善。基本面方面,美国1月原油产量下滑,俄罗斯方面表示第二季度将削减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3月石油产量下降,且即将举行的欧佩克+会议不大可能提出修改石油产量的建议,意味着减产政策将执行至6月。预计短期内原油市场或将维持高位震荡。
(数据来源:Wind,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与未来业绩保证)
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载内容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金基金认为可靠,但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