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对高管的满意度百分之百,这位基金掌门人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朱妍

1999年春天,距离第一只公募产品呱呱坠地不到一年,一位来自河北的年轻人悄悄地从编译系统走出来,投身公募这个全新的朝阳行业,并就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漫漫征程。

文人出身的他彼时并无金融经验,可谓与行业一同成长。经过了在“老十家”的磨炼,从筹备新基金到成为一家基金公司的顶梁柱,如今的他已头发花白。“我或许是最不适合担任基金公司总经理的人。”

他总是这么谦逊地说,却又稳稳地把握着船舵,让一家新生的基金公司在正确的航道上行稳致远。他就是国金基金总经理尹庆军。

在与尹庆军交流的下午时光里,记者如沐春风。他谈吐儒雅、诙谐,时常夹带风趣的故事,如一名智者让人茅塞顿开。在他看来,基金行业未来将大而美,而中小公司也将凭借独特的发展战略占有一席之地。

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来自河北的他,从小就是一个不用家长操心的孩子。改革开放后,考大学成为除当兵以外的重要出路。擅长学习的他赶上了高中两年制与三年制试点并行的好时机,深刻感受到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于是全身心投入学业。当年他考上北大国际政治系时,河北省只招3人,全班也才20余人。

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想过未来要做什么,尹庆军也没想过会做金融人。要知道,当年他高考的第一志愿可是中文系。1991年他参加工作,进入了中央编译局,开始与文字打交道的8年历史。

当被问及怎么会想到从安稳的体制内转到一切未知的基金业,尹庆军笑道:“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当时连什么是基金都不知道。如果真要问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外部变革已经很明显,加上当时自己还年轻,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前去基金公司应聘。”

尹庆军的第一份公募岗位始于“老十家”的博时基金。“当时应聘博时基金,是在30多人中选出3人。我特别幸运,这家老牌公司对我的基金业生涯帮助良多。”他说。

回想转行时的情况,尹庆军说:“那时基金业太年轻了,博时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每个人都是行业的写照——工作节奏快、充满活力。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仿佛回到了韶华岁月。”

2007年,A股进入大牛市,资本市场为之沸腾,许多新基金公司也欲加入投资大军。正是那个时候,国金基金进入孵化期。担任过博时基金董秘、人力资源经理等职位的尹庆军,作为一名行业老兵也应邀加入筹备队伍,并随着2011年国金基金的成立,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在正确的道路上快跑

文人出身的尹庆军从未间断过读书。聊到近期看什么书时,他熟悉地从占据办公室整面墙的书架上拿出几本给记者讲起了心得体会。在尹庆军随手拿来的一本书里,各色荧光笔勾画的重点数不胜数,其中一些批注令记者记忆深刻。

比如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尹庆军点评道:“肉食类动物有尖锐的牙齿、爪子便于撕扯猎物,而许多食草类动物有蹄子,可以跑得快,胃也层层叠叠便于消化。肉食类动物与食草类动物根本不用比较,凭借不同的身体构造,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可以活得很好。这就好比中小基金公司无须照搬大基金公司的生存模式,与其东施效颦,不如探索适合自己的一套生存系统。”

尹庆军正是以这样的思路,为国金基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行业定位。国金基金成立之初也曾效仿成熟大公司的做法,建立以主动权益为主的投资研究团队、渠道代销和机构直销等部门。不过,现实的骨感令他们看到了中小型基金公司和大型基金公司之间的差距,以及通往这条路上的重重阻碍。

想起2012年8月第一只产品的发行工作,尹庆军感慨良多。当时小基金公司与大行合作艰难,由于知名度低且可能亏钱,银行缺乏发行动力,渠道面很难打开。作为总经理,当时尹庆军还兼任销售工作。为了这只产品的发行,他一周内连续跑了哈尔滨、深圳、上海、青岛、太原多地,还在上海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大暴雨,过程不可谓不艰辛。即便如此,最后该产品还是通过发起式的方式,从股东方、高管处筹集1000万元才得以顺利成立。

这样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只产品的发行让尹庆军认清了现实。新公司没有银行渠道,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方,加上优秀投资人才存在高流动性导致业绩不稳定,这些情况让他和股东方达成一致观点——要为国金基金定制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说干就干。同年10月,国金基金20多位骨干成员在京郊开了一天一夜的封闭会议。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放弃原来模式,聚焦于量化和固定收益投资,同时发展电子商务,即后来的互联网金融。这一决定得到了股东的大力支持。此后,公司每半年召开一次战略会议,对公司选择的核心业务方向进行评估和确认。至今公司发展的定位越来越清晰,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2017年,国金基金旗下所有主动权益类与固定收益类产品均取得正收益,且有5只产品过去2年的净值增长率排名在行业前10%。虽然从资产规模上看,国金仍属于小公司,但已具备稳定的投资盈利能力。

尹庆军表示,在重点发展的量化领域方面,采用优势互补的4个投资事业部模式,依托“国金量舰”运营平台,可支持多个量化团队大规模稳健运作。

固收方面,未来公司将依托“国金天盾”债券分析系统,争取非银行委外项目和保险资金定制业务,在纯债、二级债、双债三个方向布局产品。互联网金融方面,除继续做好对接国金证券“佣金宝”的金腾通、对接微众银行“活期+”的众赢货币基金,还融合量化和固收投资优势,将为互联网客户定制系列类固收产品,并为客户提供更安全便捷的体验。

我们并非追求‘弯道超车’ ,而是在走一条生存之道。”尹庆军坦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FI赛车转弯处是个超车机会,殊不知那儿有多凶险。我希望国金基金是在直道上快跑,抢不过大公司也没关系,只要真正积攒专业优势,在正确的道路上使劲跑就对了。”

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是人

被问及进入基金行业前后感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尹庆军毫不犹豫地说:“原来主要与文字打交道,现在是与很多人打交道。文字是显性、固定的,只要有足够细心就不会出错,而人的内心是隐形、变化的,常让人有意外的惊喜和无奈。”

在博时基金担任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期间,尹庆军曾拒绝了一位应聘信息技术部程序员的人,此事令他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只觉得这位技术人员朴实忠厚,但在技术和沟通方面没看到明显优势。不料几年后,这位应聘者居然成了一家大基金公司分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副总经理,且业绩突出。

是我当初看错了人,还是人家进步飞速呢?”尹庆军说,博时基金在IT方面人才济济,假如那时将那位技术人员招进博时,几年内最多不过成为高级程序员。对那位技术人员来说,没被录用是幸运还是不幸?

尹庆军发现,识人不易,环境和时机更可造就人才。所以,在国金的管理实践中,他特别重视寻找和识别人才,并努力营造搭建可以让人才专心做事、发挥才能的环境和平台。

从2016年开始,国金基金陆续有多位资深的投资、销售、IT人才加盟,其中包括具有10年以上大基金公司固收、量化投资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具有多年海外对冲基金投资经验的清华大学教授,具有多年销售服务经验的资深市场总监等,公司的投资和销售能力由此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是巨蟹座,这个星座特点是细心,缺点是有点‘婆婆妈妈’。”尹庆军说,“管理国金基金时,我一直克制完美主义的冲动,放手让懂的人去做。”

尹庆军之所以成为员工较为认同的领导,与他的管理方式不无关系。在尹庆军看来,没有人希望被人指手画脚,甚至被当成棋子。在国金基金的文化中,他希望员工能在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展才干。“我特别推崇桥水公司创始人的说法,失败是一定会有的,从不犯错才最令人担心,重要的是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说。

尹庆军认为,基金公司不仅要广纳贤才,而且还要让人才在愉快的氛围中工作,分享公司进步的幸福感。谈话中,他拿出一本由所有员工匿名网上投票得出的公司满意度调查表,并自豪地为记者介绍,去年公司最令人满意的十项中包含了公司价值观认同、高管尊重人才等内容,满意度达到100%。即使是最不满意的十项,如薪酬等硬要求也有超过69%的认可。

国金基金的核心价值观是“公开、精细、尊重”。除了每年的满意度调查,公司经常通过日常谈话、邮件、会议等方式广泛听取员工意见,特别是刺耳的不同观点。他直言,公司鼓励员工吐槽,不怕问题多,解决一个就少一个。

除此之外,公司还采取了合理的激励方式。如通过组合事业部等市场化机制,确保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获得更多的回报。股东也已着手对部分核心人员实施股权激励等,合力创建以人为本、幸福工作的企业文化。

对基金业新征程充满期待

转眼间,公募行业发展已经20周年。经历了行业所有变迁的尹庆军,对此感触颇深。

在他看来,基金业从最初十几只封闭式基金、200多亿元的规模发展到现在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万亿元,可谓沧海桑田。其间整个行业有过几次起伏,但总体是健康的、持续壮大的,基金公司的发展道路也由同质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简单地说,公募前10年,基金公司的股东、经营模式、产品都很相似;后10年,股东、经营模式和产品日益多元,竞争也加剧,但同时也给差异化发展的公司提供了空间。

对于基金业下一个20年,尹庆军抱有极大的信心。他认为,正如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的,下一个20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公募基金业也必将继续发展,市场规模朝着接近或超越美国基金业的方向迈进。届时,中国的基金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的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