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1日
一、上周市场回顾
1、资金面
央行连续14日暂停逆回购操作,上周公开市场无逆回购到期,零投放零回笼。上半周资金面较为宽松,月初资金扰动因素较少,流动性充裕,下半周流动性小幅收敛。8月9日,发行期限为3个月的央行票据,规模为50亿。央行上周四公布,于本月14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3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
上半周资金面延续月初的宽松态势,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价格整体小幅下行,隔夜资金价格跌至2.21%左右。下半周资金价格回升,隔夜和7天的资金价格波动较为明显,1个月及以上的期限的资金利率保持稳定。周五R001加权收在2.65%,较前一周下行2.04bp;R007加权收在2.65%,较前一周下行3.42bp;R014加权收在2.69%,较前一周下行7.80bp;R021加权收在2.91%,较前一周上行7.57bp。
数据来源:wind[1],单位:亿元
公开市场方面,本周有3830亿MLF到期。
2、利率债
一级市场:国债、国开、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数据来源:wind,2019-8-9
二级市场:
上周,资金面整体维持稳定,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利率较前一周小幅下行,周一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带动利率债收益率迅速下行,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财政部宣称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全球避险情绪持续升温、美债大涨、海外降息潮延续的背景下,国内债市大幅上涨。全周看,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909累计上涨0.56%;国债和国开债各期限品种中债估值收益率多数下跌,其中3、7、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7、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
单位:% 、BP
3、信用债
一级市场: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与上周比较)
二级市场:
上周,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中债估值AAA、AA+品种,3年期、5年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显示债市投资者拉长久期的倾向:
单位:BP、%
*根据8月09日数据整理
信用债估值利差跟随收益率而调整,3年期、5年期AAA、AA+利差收窄明显,显示债市投资者挖掘信用债的投资机会亦主要通过拉长久期,信用资质下沉主要集中在中债AAA、AA+隐含评级上,弱资质信用利差仍然处于高位:
单位:BP、%
*根据8月09日数据整理
4、可转债
上周中美贸易摩擦再生波折,A股市场破位下跌,周二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后半周每日呈现高开低走态势。沪深两市成交量较前一周小幅放大,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55.49亿元,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周分别下跌3.25%、3.74%、3.15%。分行业来看,除有色金属上涨1.15%之外,其余板块全线下跌,其中计算机、交通运输、通信跌幅居前,分别为-5.96%、-5.95%、-5.58%,医药、食品饮料、银行跌幅居后,分别为-1.27%、-1.29%、-1.8%。
中证转债指数全周下跌0.28%,连续五周表现强于正股,成交量小幅回落,整体估值水平较前一周提升4.15个百分点,个券跌多涨少,溢利、崇达、寒锐涨幅居前,联泰、广电、金农跌幅居前。
二、本周市场展望
经济基本面:
1、7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统计局发布7月份通胀数据,CPI同比2.8%(前值2.7%),PPI同比-0.3%(前值0),CPI高于市场预期的2.7%,PPI低于市场预期的-0.1%。
CPI超预期主要来自于肉类上涨,其中猪肉上涨27%,并引发对替代肉类的需求,鲜果同比大涨39%。前瞻性地看,去年8、9月份寿光水灾导致蔬菜价格大涨,在高基数下,通胀或将有所下行,但是四季度CPI上行压力仍然较大,“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存栏继续下降,猪价继续上涨创新高的可能性大。
PPI低于市场预期,油价大幅回落是主要原因,国际局势动荡,避险情绪加重,进入8月份之后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大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最低跌破56美元。PPI可能继续走低。
2、7月份贸易数据点评
海关总署公布7月份贸易数据,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3.3%(前值-1.3%),进口-5.6%(前值-7.3%),市场预期出口同比-1.8%,进口-8.2%。
7月份进出口数据超预期,7月末特朗普宣称对额外的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可能引发新的抢跑效应。从出口的结构上看,对欧盟、东盟、韩国、印度的出口有所回升,对美出口跌幅收窄。
政策面
1、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10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路做了部署: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与金融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形成合力,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稳定运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内在功能,形成实体经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的三角良性循环。
2、IMF报告称无迹象表明中国大规模干预人民币汇率
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了执董会与中国的第四条磋商报告。报告称,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外汇干预。IMF同时呼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其更加灵活和市场化。IMF声明并没有认同美国财政部本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判断。
3、汇金战略入股恒丰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据悉,山东省政府牵头的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汇金公司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恒丰银行。
继工银投资、信贷投资和长城资产入股锦州银行之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恒丰银行也传出汇金公司入股的消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缓释市场对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担心,对于同业生态链条的重建具有积极作用。
三、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1、利率债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下行,避险情绪是导致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主要原因,当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全权范围内地缘政治冲突亦有所增加,英国脱欧进程、日韩经贸摩擦加剧等使得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全球股市下挫,避险情绪涌入债券市场,导致债市收益率下行。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的估值收益率下行15bp,之后略有收窄。
上周国内10年期国债中债估值收益率亦大幅下行7bp,30年期国债中债估值收益率下行近9bp,而从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看,7月份CPI为2.8%,超市场预期的2.7%,进出口数据亦超预期。在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下,市场悲观情绪加重,加码宽松的预期较强烈,8月7日一条关于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消息被广泛传播,之后央行官方公众号辟谣,并称已经报案,但是债券市场并没有反映经济基本面、政策面等利空因素,收益率仍然大幅下行。
截至上周五,10年期国债中债估值为3.02%,10年期国开中债估值为3.42%,均已跌破年初的低点,10年期国债3%的整数关口依然是较强的阻力位。2015年四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3%,当时国内股市泡沫破灭,经济下行压力大,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盈利下滑,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降至2.25%。当前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但是并无失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虽然下降,但是过剩产能行业资产负债表已大为修复,而7天逆回购的利率维持在2.55%。我们倾向于认为,推动当前债市收益率走低的主要是避险情绪,经济基本面、政策面对当前债市估值的支撑已经转弱。
从长期看,中美经贸摩擦加剧、房地产对资金的需求得到抑制等均对债市有利,但是短期看,债市收益率对经济下行、加码宽松的预期反映较为强烈,我们倾向于认为在通胀仍然处在高位的情况下,央行加码宽松的可能性并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3%的关键点位,主导债市的主要是情绪面因素,本周将公布7月份金融、经济数据,密切关注数据、股市波动对债市的影响,若股市持续下行,避险资金流入债市,10年期国债可能打破3%的关键点位,收益率或将迎来一波新的下行,而如果股市在当前点位有明显修复,则收益率在关键点位上将处于易上难下的格局,应当小心谨慎。
2、信用债
上周信用利差依然在压缩,3年期、5年期等中长期限品种利差下行较明显,我们在上一期周报亦提示了高等级长期限信用债的机会。当前看,政策层面依然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高资质个券信用利差得到修复,而对于弱资质个体,由于微观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高收益投资群体萎缩,依然需要堤防估值调整的风险。
总体上看,当前利率已经处于较低分位数水平,交易拥挤,资金流向高等级长期限信用债,我们认为信用债交易盘可适当加大仓位,抬升持仓的资质,对于流动性好的高资质个券,可适当拉长久期;配置盘可适当关注错杀个券带来的机会,但需要考虑久期、负债端的稳定程度等因素,对负债端稳定性较差的产品户,仍需集中在高资质上。
从杠杆策略上看,同业之间质押券标准、交易对手选择趋严,加杠杆依然需要尤其谨慎。在确保组合流动性状况的前提下,可维持适度杠杆,例如根据组合利率债、类利率债品种占比,制定恰当的杠杆标准。对于持仓债券信用资质偏弱、融资能力较弱的产品户,则应当降低杠杆。
3、转债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及人民币汇率破7对市场情绪和资金面形成压制,随着上证综指跌入2700-2800点区间,市场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在基本面拐点尚未到来的情况下,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演变的担忧仍然是短期内影响A股走向的核心因素,指数趋势性下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中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在估值连续抬升下,近期转债市场走势持续好于权益市场,抗跌与防御属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前来看转债整体估值已超过了历史均值并且逼近年初水平,而正股业绩驱动行情未至,转债相对于正股的强势状态或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之下,挖掘结构性机会仍是重点,坚持基于正股基本面和转债性价比选择与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个券,持续看好科技和券商板块,短期操作上重点关注银行转债中宁行与平银的替代品种。
(国金基金:叶伟平)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
[1]本文以下图表、数据未经特别说明,均来自于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