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
事件:2月15日央行公布1月份货币金融数据,尤为值得关注的新增社融4.64万亿,社融存量增速为10.4%(前值9.78%),其中贷款新增3.57万亿,委托贷款萎缩699亿,信托贷款新增345亿,企业债券融资4990亿。
点评:
新增社融大超预期,结构明显改善。我们在1月份的周报预计由于地方债、非金融企业债券大量发行,社融增速将企稳回升至10%以上。除了地方债、非金融企业债大幅增加外,社融数据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还包括以下原因:
首先,贷款大幅增长,社融口径贷款新增3.57万亿,1月份是信贷大月,此外还有非标转表内的因素,使得今年的1月份贷款大幅增长,相比去年1月份新增信贷为2.68万亿.而之前广为诟病的信贷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善,非金融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1.4万亿,相比去年同期为1.33万亿。
其次,非标压减的规模下降,非标贷款主要期限为2年,2017年1月份,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大幅新增合计超过6000亿,据此估算今年1月份到期压力很大,但非标萎缩的速度大幅下降,或许反映了非标监管有所放松。
数据来源:wind
再次,财政存款同比新增大幅下降,1月份新增财政存款5337亿,去年同期新增9810亿,反映了减税、财政存款大幅投放等因素的影响。
总体上看,1月份社融存量规模大幅增长并普遍超出市场预期,结构亦明显改善,表明宽信用正在发力。地方债密集发行、财政存款投放,财政政策正在发力,政策亦在加强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社融往往被看做是一个实体经济的前瞻性指标,从历史数据看,社融领先名义GDP两个季度,后续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号。
数据来源:wind
就社融数据对债市的影响而言,社融回升表明宽信用正在发力。宽货币、宽信用构成了当前债市的宏观环境:一方面,通胀下行、汇率压力下降使得货币宽松所受的约束进一步下降,货币宽松在加码,上周隔夜资金价格跌至2%以下,7天质押式回购的价格亦低于2.55%的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机构亦在加大杠杆,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突破3.9万亿。另外一方面,1月份社融数据表明宽信用在发力。宽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经济企稳。债市演绎的逻辑是“货币宽松-社融回升-经济企稳回升-通胀上行-政策收紧”。当前处于“社融回升”阶段,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号还不明显,货币宽松仍将延续,债牛仍未结束但已近尾声。
(国金基金:叶伟平)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国金基金编写,未经国金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传送、复印、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数据、资料及观点仅提供作参考之用,国金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证。因使用本材料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国金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