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量化“吃亏”,今年不同了——专访国金基金杨雨龙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侯小溪

摘要:经历了2012年至2016年的无限风光后,多只量化基金在去年折戟。2017年量化策略为何失策,量化基金在那种类型的市场更具优势,量化的春天会回来吗?华尔街见闻专访了国金基金量化部杨雨龙,作为量化基金经理中的佼佼者,杨雨龙认为,2018年量化基金业绩可期。

去年是量化基金灰色的一年。

据华尔街见闻统计,2012年至2016年间,有业绩可查的464只偏股基金,业绩排名前5位的基金,有3只使用量化策略,分别是长信量化先锋混合A、大摩多因子策略混合和申万量化。而如统计2012年以来(截至2018513日)的量化基金业绩,上述3只量化基金已“跌落神坛”,大半量化基金排名下降。

2012年以前成立的量化基金业绩

什么样的量化基金才是好量化基金,投资者应当怎样选择量化基金?为何量化基金2017年业绩急跌,量化基金的2018年将会如何?

就此,华尔街见闻专访了国金基金量化部杨雨龙。杨雨龙曾于2015年至2017年间担任大摩多因子策略混合基金经理,现任国金基金量化投资二部总经理。

杨雨龙表示:2017年,实际上是量化基金较为吃亏的一年,多种因素作用下,量化基金赖以建立模型的规律失效,以至于量化基金表现失常。而可以预估的是,部分市场的内在规律可能将在2018年回归,量化基金2018年业绩一定程度上可期。

此外,杨雨龙透露了作为量化基金经理的因子选择“秘籍”:符合逻辑,切忌过度拟合。

2017追涨杀跌市令量化吃了大亏

杨雨龙表示,2017年量化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大小盘风格过于极端,或者说二八分化过于极端,在抱团现象及追涨杀跌才可能获得收益的情况下,量化基金非常吃亏。

首先,投资者抱团几只大公司的情况,对量化基金非常不利。

2017年,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要求确定性,而确实只有大公司,特别是最大的公司,稳定性、确定性是相对较高的,抗压的能力也是相对较强的。在机构投资者中,非量化策略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投资经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大家都抱团买几支股票”的现象。

杨雨龙表示,量化基金本身选股较为分散,持股数量通常在百只以上。此外,量化基金本身不可能为此修改模型,还是一如既往地按原有逻辑选择一些中型、小型公司的股票,这是2017年量化基金表现失常的一个原因。

此外,量化基金中,中小盘风格的基金占比较大,量化基金整体的确受此拖累。

其次,“追涨杀跌才挣钱”的市场情况下,量化中的反转因子失效了。

通常来说,追涨和杀跌都是不好的,但在2017年,追涨杀跌反而是一个较好的操作。

杨雨龙表示,“反转”是量化基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尤其体现了量化基金“克服人性弱点”的特点。几乎每只量化基金都会用到“反转”因子,不同的只是用到何种程度。

杨雨龙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市场来说,个股单边行情是不可持续的,这个因子的有效性在2018年,应该会有所回归。

而一个看似不靠谱实则重要的原因是:量化策略表现好的时间太长了。

杨雨龙表示,2012年到2016年,量化基金表现普遍较好。500中小盘风格涨势较好是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单因子策略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上去”,一定是螺旋式上升。2012年以来,绩优量化基金使用的因子持续有效太长时间了,这是需要调整的。

此外,2017年下半年,一些私募产品就清盘,造成同类型的相对接近的产品互相的踩踩踏,也对量化基金的业绩造成了负面影响。

杨雨龙指出,2017年,种种原因导致量化基金赖以建立模型的规律失效,这对量化基金来说,是较为致命的。

在杨雨龙看来,2017年的极端市单独去做分析构建模型,也是不合适的,这让当下的量化基金面临一定程度的两难局面。但杨雨龙相信,2018年看来,市场一定程度上在恢复内在的规律。

“市场有它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其实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杨雨龙表示。

量化基金风格相对稳定

如何选择一只好的量化基金?

杨雨龙认为,首先,要以基金本身的维度做评判,最根本的维度还是业绩。

当然,对于偏价值或偏成长,指数基准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标准。如果是非高仓位的量化基金,涉及择时评价时,还可以通过择时水平评价一只基金的好坏。除了业绩以外,基金经理本身的水平稳定性、基金公司的团队支持,都非常重要。

相对其他偏股基金,量化基金风格相对稳定,背后大多数是一个或多个量化模型支持,风格相对稳定。国内常见的量化基金策略,一般都有对应的基准指数。而评价这类量化基金,无非是基于指数超额收益怎样,对应回撤如何。

三年到五年,经历牛熊,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评价周期。此外,剧烈上涨时基金的弹性是否充足,大盘暴跌过程中基金是否抗跌,这些局部的能力,也一定程度上能判断一只基金的好坏。

量化基金更适于个股分化市

投资者在选择量化基金时,也要明确量化基金的优势。量化基金在哪类市场尤其有优势呢?

杨雨龙表示,如在股市震荡分化期间,是行业分化,还是行业内的个股分化,对量化基金业绩有较大影响。

量化基金对行业内个股分化的选择是强项。所谓行业轮动,即某一行业个股普涨或普跌,行业内分化不大时,并不能体现量化的能力。而行业内个股分化较大时,量化基金的选股优势可以得到体现。

杨雨龙指出,这主要由于量化基金模型的限制。

行业之间的轮动逻辑,很多时候源于大的宏观经济政策上下游关系,需要通过个人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而不是一两个量化指标可以解释的,模型很难包含。

行业内分化则不同,行业内的股票同质性会很强,行业内财务指标、交易价量指标、情绪类数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量化,从而得到一些规律。

但杨雨龙强调,这不能一概而论,行业轮动剧烈时,也可能有量化基金表现优秀,这非常难做到,也有可能并不是量化模型的功劳,而来自基金经理主观的判断调整。

因子需要背后有投资逻辑

抛开极端的2017年不谈,杨雨龙透露了自己的因子选择“秘籍”:符合逻辑,切忌过度拟合。

杨雨龙表示,自己会选择有逻辑的因子,不做过度的数据挖掘,也尽量使用敏感性较低的参数。

有逻辑的因子,比如一个月的反转,通常上个月涨的多的股票,下个月就可能会跌得更多,这是一个的逻辑。而过度拟合,则是用到21天半之类的数据,发现效果好,就使用这样的精确数据,杨雨龙认为,这属于过度挖掘。

如因子中的某个参数,只有在一个单一数值时表现优秀,而临近的数值表现都比较差的情况下,其表现很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

杨雨龙透露,自己喜欢敏感性低一点,“大概在那一块都不错”,所以这个规律是相对稳健的参数。

如果一个因子不符合基本的投资逻辑,虽然表现可能优秀,但杨雨龙也会在模型构建中尽量避免使用。

声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篇文章转载自其他媒体,其中所载的数据、观点及资料仅供参考,不代表国金基金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转载,请注明最初发布媒体。